忘了当年楼下骑车等你的TA,也忘不了骑车。/《蓝色大门》
有什么比初恋更难忘?骑单车的技艺。
为什么钱包和护照都自己长了腿?
为什么我每天都想大喊“IC卡、IP卡,通通告诉我密码”?为什么输入密码最多只能试3次?为什么我连自己设置的寻回密码问题都忘了?
为什么今天早上,出门前5分钟,老妈提醒我拿钥匙;今晚回家,我还是发现了自己没有钥匙开门?为什么中午吃了什么菜,昨晚洗没洗头,我通通想不起来?
为什么有人能在考试前夕一目十行,而我只能在考试现场一脸智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何这么大呢?
为什么隔壁桌的同事总在聊天时问我,“诶,你知道那个谁说过的哪一句话吗?”我真的不知道她想说什么……
为什么我总是上一秒解锁手机,下一秒就忘记自己想要干嘛?难道我们的记忆连金鱼的7秒都不如?
为什么外语单词、女友的生日、记事本中的提醒事项,我是忘了又背,背了又忘?难道非得强烈的求生欲刺激一下,我的脑子才能靠谱一些?
脑袋固然是长在自己身上,但它却不听你使唤——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问自己一遍这样一些问题。那也是因为我忘记了,两天前我也曾以同样的方式拷问过自己的大脑。
1
我:我可以……
大脑:我也可
有人说,记忆是连接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精神胶水”。
在记忆的帮助下,我们能随时穿越回童年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
你还记得看不完的《西游记》和《还珠格格》;也记得动物园猴子一边觊觎你手中香蕉,一边跳脚尖叫;甚至连老妈那盘红烧鱼的味道都能在脑海中一一复原。
当年,也是在这样一个愉快的下午,5岁的小明学会了骑单车。
小时不学骑车,长大了连青春片都看不懂。/《侧耳倾听》
小明显然不是什么平衡力极佳的天赋型选手,他撞翻了小区里企鹅形状的垃圾桶,将膝盖磕秃噜皮了,还让趴在阳台上看热闹的老头老太笑掉了大牙。
但最终,小明还是在没有人扶的情况下,顺利前移5米,骑车技能正式达成。
或许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太过惨痛,不忍回忆,后来的30年人生,小明几乎没怎么骑过自行车。他未曾在校园里载过女神,最多不过是在健身房中,跟着私教的口号,蹬一蹬动感单车。
不久前一个工作日,小明久违地睡过头,马路上是日常堵。
正在为迟到罚金而陷入焦虑,这时候,大脑突然给小明发送了一条指令:快上车!小明也没多想,一个冲动,解锁了辆共享单车。
一骑上车,小明又满脑子都在念叨着两个字——后悔:“完了完了,骑车怎么骑,我要先出左脚还是右脚……”
可没想到,慌乱中一脚蹬出去,自行车竟听话地走起了直线。再使劲地踩两下踏板,小明顿时感觉自己两耳生风。
跨上共享单车,你就是社畜群里最意气风发的崽。/图虫创意
30年后重温飞一般的感觉,小明差点以为自己是什么骨骼惊奇的骑车天才。结果上网一搜,他才发现:“嗐,怎么人人都在问为什么我不会忘记怎么骑车?”
在相关问题的帖子下,我们正真看到了多种多样的回复。
有人说:“骑车,是反射动作,神经与肌肉应付就足够了,压根不用过脑子。”
也有人认为:“骑车和走路一回事,是人类平衡天赋的不同应用方式。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一个环节,使用交通工具则是下一个环节。”
各种花样解释与猜测,也不全是网友们在脑洞大开跑火车,而是因为迄今为止大脑对于人类来说,依然和广袤宇宙一样充满了未知性。
你永远不懂为什么忘不了骑车,就像你也永远不懂为什么骑车好看的都是别人。/《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早在1664年,英国牛津大学的托马斯·威利斯就明确指出了,“控制人类思维的器官是大脑而非心脏”。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一理论成为了普遍认知,但科学家们仍未将大脑如何与思维挂钩的问题弄明白。
1953年的一场手术,打开了人类探索大脑的新篇章。上世纪20-50年代,美国各地风靡一种大胆的“脑叶切除手术”。人们相信这项手术能够简单、安全地医治精神错乱病人,甚至连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都颁给了这项手术。
癫痫病人亨利·莫莱森(H.M. )接受了手术,医生摘除了他大脑左右两边的内侧颞叶部位约 8cm 长的脑组织,包括大部分海马、杏仁核,以及内鼻皮层。
手术结束后,H.M.的发病频率果然明显下降,程度也有所减轻。但更奇怪的“病”也开始出现在他身上——
他依然拥有小时候的记忆,完成手术前学会的技能也没有难度。但他开始“找不到去卫生间的路;明明刚吃过午饭,他却不停地问何时开饭;翻来覆去地看着同一本杂志,将一个笑话来来回回说了很多次;甚至无法结交新朋友,每一次见面,他都觉得是初次相识”。
4年后,有科学家在研究他的病例报告后提出:人类的长时记忆分布在大脑的海马区。正因如此,海马区被切除的H.M.,也就丧失了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功能,他的人生也“从这一场手术开始停留在了原地”。
但与此同时,无法生成记忆的H.M.却经过长时间训练,掌握了绘画五角星的全新技能——尽管每次画完,他都会为自己掌握的这一神奇技能震惊一遍,“原来对我来说这么简单”。
这也让科学家意识到,除了海马体中的长时记忆,我们大脑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记忆模式。
也就是说,大脑中的海马管的只是“我知不清楚自己会画”,但至于“我是不是真的会画”海马也插不了嘴。
经过后续研究,科学家逐渐将记忆分类细化——
让小明忘不了骑车,让H.M.学会画画的记忆,也被称为程序性记忆。麻省理工的脑部研究员艾米·芬恩形容其为“人不劳而获”的记忆。
在完成某件事情时,我们大脑会“无意识”地学习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动作。
像我们学会游泳、排球、系鞋带、编辫子、弹钢琴、打字之后,这些记忆就被储存在纹状体、运动皮层、小脑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神经网络中。
好不容易用大量重复性练习建立起来的骑车记忆,小脑具有其所有权。这和小明智商高不高、有没有天赋都没有关系,他的大脑是想忘都很难。
但程序性记忆也不是绝对的。
据说美国一位工程师,无聊给自行车装了对反向齿轮,其作用效果就是你把车头向左转,自行车轮便固执向右拐。
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让小脑瞬间蒙圈。再加上大脑的干涉来不及反应,这辆车谁骑谁摔。
最终经过锲而不舍的练习,这位工程师成功改变了自己小脑的记忆,熟练地蹬起这辆怪车。但问题又来了,他似乎又忘记怎么骑正常单车了。
宇航员费斯特斯因为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下,重返地球后连走路都忘了。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假如小明是生活在重庆,那么他的小脑可能压根不会有骑自行车这个概念。
骑单车的肖战,为重庆人代言。
2
我:我记得……
大脑:不,你不记得
遗忘,是件麻烦事儿。
你想,偶尔因为“精神胶水”质量不过关,从记忆中蹦走了钥匙、饭卡,这便能让我们生活变得一地鸡毛。
如果有大片大片的记忆突然丢失,这就好比是置人于黑暗之地,放任其自身摸索前行,难怪韩国影视中凡出现失忆情节的,都自带悲剧滤镜。
目前科学家已知人类大脑会将我们认知到的事实与经历过的事件进行编码,构成海马体、前额叶中的陈述性记忆。
你曾遇见的人,某事某地ta曾说过的话,以及你曾熬夜背诵过的单词,都会在大脑中留下印痕。当你在努力动脑回想时,一段模仿印痕的神经回路便会被激活。
骑车很容易,骑得像彭于晏挺不容易的。/《破风》
但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大脑开始萎缩,变成80岁老人的时候,我们仅剩下8成的神经细胞存活。再加上神经突触的凋零、神经递质产量下跌,记忆召回失败便成了常有的事。
另外,压力、抑郁、拒绝社交,都会对大脑中的细胞或物质的数量有所影响,从而让我们的记忆力发生改变。
甚至连偶尔因为情绪不佳、身体不适,导致的专注力不稳定,也会让我们无法产生一段完美的记忆。
据果壳翻译的一篇knowable magazine的文章指出,在传统观点里,科学家们认为遗忘是一种被动过程。信息消失,印痕瓦解,新的神经回路便无法生成。
但最近有研究表明,是大脑主动且故意地遗忘掉了许多信息。学者们认为,“因为大脑记忆机制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保存信息,而是为了做出更好的选择。”
“伟大的侦探福尔摩斯”也在《血字的研究》中说道:
“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象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儿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的东西掺杂在一起。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
福尔摩斯曾经曰过:“脑子小,省着用。”/《血字的研究》
如今我们所在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是过去的大脑所不曾预料到的。来自方方面面,详细而繁重的记忆已然成为大脑的负担,工作效率无法保证。“如果将大脑看作一台过滤器,那么遗忘就是在帮我们过滤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我们想要的是更可塑、更一般化的记忆。这样的记忆机制就要求我们遗忘一些细节,从而让一段记忆的主要信息更加突出。”
是大脑帮助我们脱离过去,奔赴未来。和即将面对的无数信息相比,你前几天四级考试写错了哪几个单词,显然微不足道。
3
我:我想……
大脑:想想想,你行你上啊
话说,小明的儿子小小明今年也5岁,典型熊孩子一枚,上课左耳进右耳出,一问不知还怪老师。
这可愁坏了小明,有什么办法能够锻炼小小明的大脑?轻轻松松,像敲击鼠标键盘一样,瞬间调取答题记忆。
他尝试给儿子灌输奋斗鸡汤。那是被中小学生教材 “用滥”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但这样一条尽停留在2D的线条,和现实世界中的活人无法产生任何交互反应。
施瓦辛格主演的科幻片《全面回忆》提及了“植入一段虚假记忆”的可能性。但电影也是由虚拟记忆过程出现错误,才有了后面一系列要用特效才能够说明白的危险故事。
“真想把知识都灌进你脑子里……”/《全面回忆》
如今我国已有科学家利用光遗传学的原理,给小白鼠成功植入了一段虚假记忆。这已经是脑科学方面最先行的尝试,没有人知道这种技术会在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运用在人类身上。
2014年,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如果用非侵入性的磁脉冲电流刺激大脑特定的区域,可以增强记忆力。
这和零几年让少年们闻风丧胆的电击狂魔杨永信有何异同?我们也无法清楚道出。
还有商人发现,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他们发动小朋友们开展“量子波动速读”,可能意在“只要我翻书的速度够快,丢失的记忆就追不上我”。
直逼5万的学费,也是对家长脑神经的一次正面挑战。
他们的官方说辞更加玄乎:量子产生纠缠,纠缠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波粒二象性……既开发了人体的潜能,又让孩子的大脑与宇宙同频……
可没等大家想明白量子力学的问题呢,一款头环又悄然面世。头环检测学生的脑电波,并通过亮红蓝灯的方式来判断其注意力是否集中,上课状态好不好。
虽然设计师摆出了自己的高文凭与科学根据,但网友们仍然质疑——这和戴上金箍便无情无欲的孙悟空有何区别?
物理学的老前辈杨振宁早有类似的预言:科学往前进一步,玄教往后退一步,科学再进一步,玄学又往后退一步,但是科学解决了有限问题,玄学最后总是无限。
多少年来,人类脚踩着大地,仰望着星空,还不忘审视自身的奥秘。但往往在面对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我们还总想引入更复杂、迷惑的理论强行解释。
就像小明,他自己的大脑都控制不了,还得操心儿子的记忆力。
参考资料
“职业病人”H.M.——《记忆碎片》原型,死后大脑享受与爱因斯坦一样待遇 ,上海译文
Why Don’t We Forget How to Ride a Bike? Scientific American
1分钟蒙眼看完10万字?!我们到底要坑娃多少次,才会长点脑子?
记忆的分类及其理论模型,东华君
关于记忆的形成与衰退,你至少需要知道这些 鹿鸣心理
成年人学不好外语,可能是用力太猛 Kelly Dickerson, Daydreamer 果壳
你的大脑会自动擦除记忆,毕竟垃圾太多不值得 knowable magazine
纪念刘旭:操纵记忆的先行者 果壳
作者 | 阿准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