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284字,阅览需要约3分钟)
“虎踞龙盘数重天,云借苍松上岭颠。群峰玉砌高揽月,凿龛古壁禅静参。秋来春去万年雪,时是沧海亦桑田。白首沉着千里望,黄沙树绿亘相连。”这首名为《天梯古雪》的古诗,是古人对天梯山美景的热情描绘。
天梯山石窟坐落武威城南约 50 千米的祁连山上。这儿千山万壑,风景瑰丽,古人因其山道高低,形如悬梯,故名之为天梯山。站在山间向上仰视,山巅白雪皑皑,如白纱掩盖,似梦似幻;环顾四周,山坡草木丛生,泉流叮咚,似人间仙境,“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天梯山石窟开凿于 1600 多年前的北凉时期,历隋唐、西夏至明清,修凿不辍。东晋义熙八年(412 年),北凉迁都姑臧,国主沮渠蒙逊尊其母亲车氏为太后。车氏是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人氏 , 终身信佛,但迁居凉州不久便不幸逝世。沮渠蒙逊痛不欲生,举全凉之力,开凿天梯山石窟,还特意在窟中为其母雕凿 5 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以表追念。
石窟中最大的石像为一尊高28米的释迦牟尼佛造像,大佛依山雕凿,巍峨安坐,庄严肃穆。两旁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广目天王、多闻天王、迦叶、阿难 6 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大佛宝相端严,颊丰颐满,衣纹表现尤为超卓,工匠熟练地运用了被后世称为“曹衣出水”的生动技法,受到了西域“犍陀罗”释教造型艺术影响。“犍陀罗”艺术是糅合了古希腊造型技法的中亚释教艺术,其杰出特色便是佛像形体健美,布纹天然漫长似乎出水贴身状。天梯山石窟造像正是这种艺术在我国的石窟中的明代坐佛塑像 唐代菩萨像天梯山石窟释迦牟尼佛造像 天梯山石窟释迦牟尼佛造像070 前期实践。石窟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岩画,内容有云纹青龙、大象、梅花鹿、经卷、猛虎和树木花卉。岩画舒展流通,洒脱潇洒,实在天然,极富质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天梯山石窟推动了华夏释教石窟艺术的开展,被誉为我国的“石窟开山祖师”。北魏太延五年(439 年),北魏灭北凉,凉州和尚、匠人在北魏国都平城(今大同)近郊开凿云冈石窟,完成了云冈石窟的代表著作“昙曜五窟”的制作。而北魏迁都洛阳后修凿的龙门石窟,其制作艺术风格,也无不表现着天梯山石窟的传承。闻名考古学家宿白在他的研讨中把河西走廊现存的前期释教石窟造像艺术命名为“凉州形式”。
历代天灾人祸导致石窟破损严峻,今天梯山石窟仅存 3 层,巨细洞窟 17 处。1960 年,石窟旁的黄羊河水库竣工,窟址刚好地处水库吞没区,石窟中很多的塑像和岩画被拆了下来,搬运到甘肃省博物馆保存。1992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在旧址、原位修正天梯山石窟。2001 年 6 月 25 日,石窟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天梯山大佛重现当年风貌,小洞窟恢复指日可下。黄羊河水库的碧波与棕赤色的山体交相辉映,祁连雪峰和石窟、碧波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
(来历:《我国国家人文地理·武威》)
责任编辑:吴 燕
编 辑 :柴多茂
统 筹 :张长宝
凉州文明研讨
一个有文明温度的大众号
版权归武威市凉州文明研讨院一切,只能用于个人学习、研讨或赏识,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处,运用本品须经赞同,违者必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凉州文明研讨”微信大众号。 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彻底保存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