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网

首页 > 要闻

媒体评网络乱象应将互联网不良现象纳入法律监管

2021-05-10 16:43:54  阅读:84162+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便利了民众生活,但网络乱象丛生的负面效应也日渐明显,亟待整治。

  日前,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规范网络信息传播,专项整治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造谣传谣、敲诈勒索财经类“自媒体”等互联网乱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网民人数在过去几年大幅增长,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除耄耋老人与学生幼童外几无遗漏,其中“十三五”期间的五年增长了43.7%。

  然而,互联网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交互方式,诸多以往违法违规、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现象,也通过互联网大行其道,且由于监管的滞后性,相关行为躲过了监管、避开了制裁,给经济社会和民众生活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乱象之中,与流量相关的占相当部分,以国家网信办重点提及的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为例,热搜是网络舆论的重要风向标,部分个体和团队为了牟利,会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增强其发布事件的热度,并刻意引导舆论走向。甚至还有资本把当热搜、互撕成为生意和产业,花钱买流量就能人为地打造热点,形成宣传效应,将网民视为被消费的对象。部分网民特别是分辨能力不高的年轻人,长期处于这种网络环境中,价值百科观容易被带歪,对于现实生活将产生负面影响。

  名人、明星的示范效应和追星行为则容易被互联网放大,国家网信办提到的“网络水军、黑公关”正是利用年轻人追星的“狂热”,引导后者做出非理性、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最近就出现了有粉丝群体为追星,将新鲜牛奶整箱倒掉,引发舆论广泛谴责。

  另一些现象则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在互联网上躲避了监管。其中敲诈勒索财经类“自媒体”,近年广受质疑。媒体发布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在业内并非新鲜事,只不过机构媒体受到各方管制,从业人员违规代价大使得这一现象并不多见。但在“自媒体”就大不一样,汽车、房产等各类行业产业都遍布大大小小的“自媒体”,有偿不闻甚至直接到企业敲诈不在少数,一些“大V”到处收保护费,业内饱受其扰,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但因为“自媒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如果没有实锤敲诈的证据,最多只能让腾讯等平台封号,威慑力很小。

  欲治理上述互联网乱象,通过网信办等部门的“净网”行动及时开展整顿活动十分必要,但整顿过后难免故态复萌。因此,从根本上讲对于这些乱象应该完善监管机制体制,尤其应该考虑将互联网不良现象也纳入法律范畴。

  以《青春有你3》为例,既涉及粉丝无底线追星,也涉及互联网平台纵容问题,还涉及商家的不良行为,所以需要各相关监管部门通力协作,对违规主体一一进行诫勉处罚,让相关群体认识到问题不敢再犯。

  当然,治本之策最重要的还是把依法治网作为基础性手段,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让“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观念深入人心。网络实名制之后,对于造谣损害公众利益的,依法惩办;至于敲诈勒索财经类“自媒体”,处罚手段不仅仅是封号,还应该鼓励企业收集相关证据,用刑法来震慑相关人员。

  总体而言,要让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挥更加正面的作用,决不能让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互联网躲避法律法规的监管。

原标题:媒体评网络乱象应将互联网不良现象纳入法律监管

相关阅读

新款限量版胶囊系列以璀璨金色笔触设计搭配幸运币展现优雅与繁荣2025年 01月 15日 — 全球领先高品质商务、旅行、生活方式品牌TU[详细]

2021-05-10 16:43:54

小商家,从来都不是小角色过去一年,抖音上的百万中小商家不仅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在巨量引擎的支持下每一个看似「小」的生意,都实[详细]

2021-05-10 16:43:54

2024这一年,经济开始复苏,消费潜力正在释放然而,需求和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何抓住机遇之门?形形色色的中小商家用行动回答[详细]

2021-05-10 16:43:54

日常单爆品模式无法实现大促爆发、爆品爆发力衰减新品无法衔接、内容力不足无法高效种草与破圈、投放跑量不稳定导致投入产出比低[详细]

2021-05-10 16:43:54

双11大促已迈入正式期,各行业最关注的就是如何差异化抢量,本期通过对美妆、日化、3C及电器、食饮、男装、女装、家具、文综这八大[详细]

2021-05-10 16:43:54